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

0602課程摘錄(二)邱小良、曾蓉珮 老師「跨越疆界─漫畫迷與大眾的對話」

時間:6月2日 pm 3:20~5:00              
主題:漫畫能量的基礎架構
講師:邱小良.曾蓉珮「跨越疆界─漫畫迷與大眾的對話」

首先兩位老師以自己過去經歷開場。邱小良老師擔任前兩屆國漫營的助教,大學念歷史系,研究所則是視覺傳達。而曾蓉珮老師是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,研究所則是研究民族音樂學。兩位老師都是因為對動漫有熱情,才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。


跨越疆界的第一步

兩位老師也以自身的經歷鼓勵學員們,有很多來參加的學員或許從小就喜歡畫漫畫,或是立志成為漫畫家,但是現在也許都不在這個領域,其實這並沒有關係。只要對動漫有熱情,不管在哪個領域都可以創造出跨領域的價值。也許很多學員想要得到唯一的真理,但是世界上沒有這種東西,希望學員們可以得到的不是講師給大家的唯一解答,而是透過討論,去得到自己的答案。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。這些講座不是絕對的答案,但是它是一種方式跟經驗,各個領域的老師有各自的專長,透過這些經驗的分享去學習思考。

兩位老師以「跨越疆界」在府中15動畫故事館的展覽為例,談論關於策展與策展人的概念與籌辦展覽會遇到的困難,以及規劃展覽的流程跟注意的事項,同時也希望藉由這些經驗的分享,讓學員們在8月上旬的成果作品展覽能順利準備。

策展人與展覽

首先關於策展與策展人,「策展」是對某個訊息理解、過濾、篩選某些內容之後,提出一種觀察及閱讀角度,讓參觀者進入預設的閱讀情境中。通常一般人對展覽的印象是文件展,它是屬於一種客觀的陳列作品的方式,策展人是很隱諱的。反之,一些動漫畫的策展人的主觀意識非常的明顯。

策展的概念是台灣近幾年才提出的,因此還有很大的爭議。舉例來說,有人說經營網路部落格也是一個策展,或者指在數位內容裡面的規劃也是許多人提出的「策展」。今天所談論的策展是比較中性的形容。

展覽有五個元素:蒐集、保存、展示、推廣和研究,也就是賦予展覽學術上的意義,也就是所謂的藝術展。另一種則是策展人心中有個議題,想要去論述它,以視覺的角度去讓觀賞者看到這些素材。這兩種展覽方式是有很大的差距。兩種展覽的方式,一種是傳遞概念,另一種是作品的呈現和販售。

認知上的差距與溝通

府中15動畫故事館在新北市板橋地區,是去年四月成立的公家單位。動畫故事館所認知的動畫是動畫的原理、錯視的原理等等,目標客群以小朋友為主。故事館在策展的時候一開始覺得台灣動畫超級多,但是製作到後來發現動畫並沒有想像中多,需要跟漫畫合作。因此和兩位老師合作籌辦「跨越疆界」這場展覽。

不過兩位老師提到,首先在認知的溝通上就是個障礙。也就是故事館展的動畫認知是藝術,例如印象派或是卡通。事實上這樣的展覽非常的棒,但是觀眾並沒有這麼多。所以兩方包括客群和認知上是有所差異的。

以漫畫展為例,最常見的就是平面的畫展。老師說,漫畫閱讀是非常個人且私密的經驗。通常觀眾在漫畫展的是草稿、分鏡搞,創作的理由。但是展覽館會認為,創作的環境、作者的理念是他們所重視的,但是作品本身完全卻看不見。這是兩方很大的認知衝突。

現在這個時代,如果要看作品的話,去網路上看就好了,為什麼消費者要走進展覽館來?怎麼去詮釋,呈現這個作品更有趣的點,才是策展人要思考的方向。不僅僅只是作品的展示,策展人必須賦予觀眾互動、表達想對觀眾說的話。

展覽流程與經驗分享

從一開始的企劃到前置,包括與藝術家們的邀請與溝通,以及整體時程的規劃與安排。在藝術家們的邀請上,由於各個藝術家的風格歧異,首先會遇到要邀請那些藝術家的問題。接著再去因應各種風格的藝術家提出展覽的概念。例如工作桌的概念,就以漫畫家腦內的影像,在創作賽德克巴萊的想像環境來呈現。在時程的規劃與安排,則包括開幕前的驗收、佈置品的場布時間跟器材,以及預算的使用規劃等。

前置的作業結束後,是佈展的準備,有些問題是進場才會遇到的。例如天氣、工程物料以及工作人員的協調。以天氣微利,如果是下雨或是潮濕的日子,地毯不是乾的,上面就不能放布置的物品。或者是牆壁上漆不乾的問題。

在工程物料方面,則指展覽館本身的場地限制,例如電梯。這可能會影響到展覽品的大小和擺放的位置。接著是工作人員的部分,以木工師傅為例,由於兩邊的專業不同,因此溝通上要更詳細的確認,才會減少與規劃不同的問題或困難。這些都是事前容易忽略的問題。

接著開展的部分,從開幕日到之後的各項活動,「導覽」是其中很重要的事情,能\讓大家能更理解展場,這部分需要有完善的規劃和優秀的導覽人員支援。或者以講座的方式讓觀眾更容易去了解這個展場。除此之外,在展覽中加入了音樂的素材,以及街頭音樂的表演,也能讓展覽更豐富。

展覽的回饋 跨領域的交流

接著老師分享展覽結束的回饋與思考。從「策展的核心」、「跨越那些疆界」以及「漫畫跨界的可能」三個方向來考慮。

策展的核心包含策展的內容、情境、故事(或脈絡)。內容例如文件、文本、漫畫、手稿等,情境則是指物品的擺設、氣氛的布置,最後故事脈絡則是指策展人賦予展覽的一種系統式的脈絡。

跨越疆界可以包含三個面向:創作載體、街頭與殿堂、漫畫迷與一般民眾。很多人認為漫畫和動畫分界,希望透過這樣的範例,表達動畫或漫畫原本就是客觀的文本。很多人在展覽的時候,看藝術展和動漫元素的展覽十分不一樣,對於動漫畫有些人是很不以為然的。

透過這樣的展覽交流,有些有趣的對話會在這樣的場域出現,這也是另一種收穫。可以引導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去理解這個世界在做什麼。又例如,動漫界所認知的知名畫家,對不熟識這個圈子的人是陌生的,這樣的展覽能讓一般大眾去交流。不過,人的想法會因為自身經歷而改變,當有一天消費者從學生成了家長、老師,再次進入到這些場域的時候,他的思考方向會改變,這是不可避免的。

漫畫跨界的可能則以「偉大的航道音樂會」為例,老師說,策展就是在寫文章,音樂就是一種表達方式。

-----

接著是老師與學員交流的時間。

Q:看漫畫是個人的經驗,要如何跟作者溝通讓腦內的想法去做出呈現,如何引導創作家去策劃展覽,跟表達故事內涵?
A:首先應該要要先完完全全看過作品,要非常了解再去對話。如果是客觀的話,策展人的身分存在的意義是讓觀眾跟作品相遇;如果是主觀的,要以策展人主觀的方式去詮釋它。要理解漫畫家的想法和概念。至於策展這部分就是不斷的溝通,不管是漫畫家或是展覽館,沒有其他的捷徑。

Q:辦一個公家機構的展覽,展完之後要寫展覽報告書,展覽報告書的重點?對有或沒有收門票的展覽,門票有什麼意義?
A:在核銷的時候,要告訴政府官員這段時間做了什麼,成果是什麼。展覽對這個圈子到底有沒有幫助,策展人有沒有講到想講的話,在核銷的部分自己會把這部分寫進去。政府官員就是需要很多圖片,量化部分就是去做問卷的部分。基本上就是一個成果報告。

不收門票的意義重於推廣,收門票則是使用者付費的概念。很多人看完展覽的時候,會希望有收藏或是紀念的心態,當群眾在看完展覽之後有所感動,會想帶一樣東西回家。免費看展覽的狀態下不會有使用者付費的這件事情,那付費的展覽是讓民眾有更多付出,透過付費或蒐集紀念品,是更直接跟創作者互動的方式,那其實是一種互動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