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

0616課程摘錄(一)黃建宏 老師「藝術策展中的漫畫元素」

時間:6月30日 am9:00~12:00       
主題:漫畫彩妝師─經紀人制度探討
講師:黃建宏 老師「藝術策展中的漫畫元素」

黃建宏老師上課實況摘錄:



黃建宏老師認為動漫文化對各領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,所以從藝術策展中的漫畫元素切入,帶領學員們思考動漫畫與當代藝術間發展的可能性。

每位創作者因為不同的理由開始畫畫,不過同人的文化使的動漫跟藝術有一個難溝通的部分:學藝術的人容易認為繪畫都要是原創的,相對在動漫裡會因為喜歡的感情進行描摹,在這點上比較不能溝通。



當藝術越來越受到流行文化影響時,不再那麼單純認為都要原創,因為原創越來越不可能。現在非常強調創造性跟創意,但人們要在幾乎不可能原創的時代展現創意。所以可以理解兩點,一個是繪畫的意義絕對不只影像,人們嘗試用各種方式展示它的時候就會出現其他圖像之外的目的。這會衍伸出不同的意涵。展示是希望人跟人間更平等,所以要展示。而「愛」這個字在藝術裡面很少人敢講,覺得太赤裸,可是在動漫圈很重要。

老師播放了日本Love展,初音ミク也被邀請入展的介紹影片。一個影像不只是一個讓大家看起來有感覺的東西,因為作為一個聲音創作軟體,ミク跟ニコニコ的連結產生非常大的效應,也塑造出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社群型態,推進了動漫跟當代藝術的結合,甚至連麻省理工學院都在討論ミク的現象,也藉著討論這個現象再把動漫的影響帶進歐美。

展出除了ミク的大投影,底下的許多小螢幕也跟ニコニコ的社群有很大的關係,所以展出也提示這個社群的創作也同樣有價值。這些社群在ニコニコ裡面很有名,但要把ニコニコ上的創作放進美術館又增加了一層意義。

如何把專屬某個社群的東西,因為一些特殊性被看到?當他移轉到更正式的空間要怎樣處理?回來看當代藝術為什麼要關注動漫領域,主要是因為動漫作品已經成為非常強大的文化現象。日本的學者會覺得日本的動漫文化來自美國的動漫文化,戰後美國託管時大量美國文化進入日本,他們認為動漫原形是美國超人的動漫引進日本,才以這個原型發展。在這個狀況下,日本的動漫發展在世界上是非常特殊的。
擴展來想像的話,亞洲面對日本是一種奇特的情緒。很多年輕人都愛日本的動漫,但另一方面日本跟亞洲國家的恩怨情仇非常複雜。如果日本的動漫文化已經影響到台灣或亞洲國家,那如何面對這件事就是必須關心的事。所以漫畫對社會涉入跟影響,是歐美的文化狀態無法想像的。在歐洲的文化裡認為小孩子要關注,但長大就要學著大人過活,因為歐洲的競爭很激烈。但亞洲很不一樣,因為亞洲的青少年幾乎是最大的消費族群,他們有純粹的愛,那個愛就會讓他努力去獲得想要的東西,所以亞洲青少年的消費文化反而在世界上是特殊的。


一個動漫迷要怎樣看當代藝術?動漫迷跟藝術共同關心的就是個體跟世界的關係。第一代動漫迷幾乎都是收集狂,沒有太強的社群意識。可是到第二代動漫迷,因為八零年代發生「無差別傷害事件」,日本社會都把御宅族當作變態,搞不清楚他在想什麼,他就到街上砍人。所以第二代有更嚴重的社會認同問題,更激烈的要求這件事。第三代動漫迷有很大的轉變是消費群的增加,這個社群不再有認同的問題,因為消費社群的廣大,社群內對話非常多,沒有社會認同的問題,甚至是社會上強大的社群。

有很多重要的藝術家參加威尼斯雙年展,從這個場景可以看到當代藝術有些變化,跟動漫的變化裡有個關懷是共通的,就是個體對環境跟世界的關係。他們可能對自身感覺跟世界關係很無感,這件事情就跟當代藝術連接。當代藝術的發展從20世紀初的強調前衛一直到今天不再強調菁英的前衛,而是民主化跟社會溝通。從以前強調內在精神,到關心消費現象。所以當代藝術會發展出奇妙的狀態,就是東西都是生活中的東西,藝術家就把生活所見熟悉的東西做一個展示,來傳遞訊息。

從當代藝術角度看動漫的話,90年代法國有些美學家會隱約提到日本動漫。先把動漫看成一種藝術的話,這種藝術的特殊性是創作者關注在他的造型跟敘事上,動漫長久發展的主軸就在故事,所以比藝術來的更容易讓人接受,因為故事容易懂。所以我們假設動漫很重要的兩件事是造型跟敘事。現在開始有些嘗試是如何拼貼不同風格,本身線條都可以傳遞訊息,藝術的筆觸可能不用承載訊息,可是漫畫的畫格裡面都隱含一種訊息。比方說這條線來自哪格漫畫,或要傳遞速度。後來到動漫發展很重要就是資料庫社群。

當代的藝術家或藝術史的發展裡我們可以如何看動漫的發展。1910、20年代因為不再用原創的東西來創作,用圖像的拼貼傳遞訊息。他們思考到流行文化做藝術呈現是很重要的。他們為什麼要用海報上的東西再來拼貼表達,一個是他們覺得當時的藝術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對當代藝術的需求。他們覺得畫油畫跟做雕塑已經封閉起來了,他們開始用日常生活看的到的東西來表達。當時的藝術運動是用剪報拼貼,因為他們想要反對藝術都要出自自己的手,他們想要盡量去除藝術家很偉大的意象。

從畫面中無法評斷出他對透視的想法或他對光影的感受。像這種藝術思考方式,一方面在思考藝術跟大眾的關係,另方面用了很多文化媒體或文化產品的影像做改變。所以會發現這些重點都不在美感,重點其實在訊息。

創作動漫都在思考溝通的問題,藝術創作某種程度上會回到自身內在探索,動漫也有。但是當他在繪畫時有很重要的的部分是,他在思索他在跟怎樣的社群進行溝通。

做人機普普的藝術家對奈良美智跟村上隆都有意見。他們對動漫最強烈的印象就機器人。他們把動漫裡面對機器的想像直接跟人產生強烈的互動。

村上隆跟奈良美智他們採取的是對動漫圖像的再次描繪,或者說他們不是模仿已經有的圖像,而是用動漫的手法去做情緒跟造型的呈現。村上隆最早就是用米老鼠的型態,但用日本化的手法去改造米老鼠。因為他結合了兩個歐美對日本的刻板印象,一個是日本的精緻文化,另一個是日本的動漫文化。他把這兩者結合在動漫文化裡面,使他獲得很大的成功,甚至透過歐美的收藏再回到亞洲。

最後跟大家介紹行動普普。行動普普很多作為都非常像動漫裡面出現的,可是當他在現實社會裡面發生會產生一種很奇怪的感覺。不知道有多少人有看過八點全員集合,日本綜藝節目會演一些短劇,演短劇的人就是模仿漫畫裡的動作來表現喜感。這奠定80年代初卡漫的表演方式,有很多無厘頭的電影跟演員就跟這個有關。這時候歐美的東西就很少,他們把關心流行文化的部分朝向對社會議題、政治的關注。日本比較奇特就是說,這些人都是長不大的大人。

會田誠、奈良美智、村上隆,他們是兩種受動漫影響、不同的發展方向。村上隆跟奈良美智有很多都是在形象上面挪用動漫影像,可是會田誠是把動漫文化當成日本人的文化,他覺得必須吸收動漫的精神而不是描繪類似動漫的形象。所以會田城的結婚典禮就邀請很多藝術家到公園,他跟他太太就扮裝,他的婚禮就是一場行動。他進行這樣的行動很多思考的是,他覺得動漫文化體現了日本人的內在精神,他也認為動漫文化的創造性可以跟社會有更直接的對質

最後,以前的藝術創作強調原創的權利,可是透過動漫的發展給予藝術創作的啟發,所以原創的權利在藝術或在動漫間有不同的狀態,那我們重新再去檢討這個權利。

如果動漫有重要的意涵,在傳播跟分享時要如何被展覽?其實未來動漫的發展,在漫畫跟動畫相關的產品之外還有更大的力量會在文化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